7月1日下午,后勤保障服务中心组织召开2024年6月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调度会,全校基本食堂保管员、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主管、食品安全总监参加了会议。会议分食堂现场检查交流反馈和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调度两个阶段进行。
现场检查交流环节,与会人员现场检查了启园二食堂清真餐厅、学生餐厅和自助餐厅。对食堂食品原料验收及存储情况、公共餐具清洗消毒、厨房工具容器分色分型视觉管理体系执行情况等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就食堂管理中存在的标识标贴不规范、易腐食品原料保鲜不及时等问题进行了反馈交流。
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调度会环节,食品安全总监孙中力通报了6月份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整体情况和师生投诉情况,分析了师生餐饮服务需求变化情况,并结合员工仪容仪表和行为规范、餐厨环境卫生及基础设施条件、设备卫生及使用状态、食品原料查验和存储、食品加工销售、食品留样等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六大板块内容,对我校食堂即将推行的食品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管控方法进行了讲解。如在员工仪容仪表和行为规范板块,可将“员工衣着不规范,仪容仪表不合规,服务行为不规范”列为低风险,将“晨(午)检发现员工患有发热、呕吐、腹泻、咽部严重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或者感染未暂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也未及时排除是否患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继续上岗”列为中风险,将“员工无健康证,员工有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未停工”列为高风险。针对三类风险,分别采取分工授权班组长现场督导、食品安全员适时查纠、食品安全员每餐现场查纠一次等方式开展风险管控,以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精准、及时,进一步提高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效果。
孙副主任强调,各食堂要狠抓食品加工生产各环节的合规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参与到食堂食品加工生产全过程,引导食堂员工严格执行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和标准,从员工的视觉改进细节、发现问题,要不断提高自身预判、发现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
(膳食科 供稿)